绮怀十六首·其十五
黄景仁〔清代〕
几回花下坐吹箫,银汉红墙入望遥。
似此星辰非昨夜,为谁风露立中宵。
缠绵思尽抽残茧,宛转心伤剥后蕉。
三五年时三五月,可怜杯酒不曾消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箫,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,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。
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,我为了谁在风露中伫立了整整一夜呢?
缠绵的情思已尽如抽丝的蚕茧,宛转的心已经像被剥的芭蕉。
回想起她十五岁时在那月圆之夜的情景,可叹我手中的这杯酒竟已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。
注释
银汉:银河。
红墙:女子的闺房。
星辰:李商隐《无题》“昨夜星辰昨夜风,画楼西畔桂堂东。”风露:高启《芦雁图》“沙阔水寒鱼不见,满身风露立多时。”
思:丝。心,芯。皆双关语。李商隐《无题》“春蚕到死丝方尽
赏析
“绮”本意为“有 花纹的丝织品”,后来引申为“美丽”,“绮怀”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,对清代诗人黄景仁来说,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,因而更加凄婉动人。
黄景仁年轻时曾同 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,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。正因如此,在《绮怀》之中,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。这种感伤,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,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。
首联“几回花下坐 吹箫,银汉红墙入望遥”。明月相伴,花下吹箫,美好的相遇。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。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,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。
简析
《绮怀十六首·其十五》是一首七言律诗,此诗叙写了诗人美丽而凄婉动人的爱情。首联描写开始美好的相遇,但两人之间实际距离遥不可及;颔联写昨夜星辰记录着浪漫故事,然而往事不可重现,今夜却只有诗人孤身一人;颈联愁思深重,他的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裹;尾联同首联呼应,曾经的情思如今被酿成一杯苦酒,诗人无法不想念,无法从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。全诗情感真挚,语言哀婉,既有无法忘怀的甜蜜回忆,也充满对苦涩现实的无限神伤。
黄景仁
黄景仁(1749~1783),清代诗人。字汉镛,一字仲则,号鹿菲子,阳湖(今江苏省常州市)人。四岁而孤,家境清贫,少年时即负诗名,为谋生计,曾四方奔波。一生怀才不遇,穷困潦倒,后授县丞,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,年仅35岁。诗负盛名,为“毗陵七子”之一。诗学李白,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、寂寞凄怆之情怀,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。七言诗极有特色。亦能词。著有《两当轩全集》。 205篇诗文 139条名句
长亭怨慢·雁
朱彝尊〔清代〕
结多少,悲秋俦侣,特地年年,北风吹度。紫塞门孤,金河月冷,恨谁诉?回汀枉渚,也只恋,江南住。随意落平沙,巧排作、参差筝柱。
别浦,惯惊移莫定,应怯败荷疏雨。一绳云杪,看字字、悬针垂露。渐欹斜、无力低飘,正目送、碧罗天暮。写不了相思,又蘸凉波飞去。
闲咏二绝
黄图安〔清代〕
落花天气半晴阴,好去寻芳傍碧林。
是物含情知爱惜,莺声声里唤春深。
桃花水到报平渠,喜动新流见跃鱼。
一枕羲皇午梦后,数行小试右军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