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西湖杂咏·夏

薛昂夫 薛昂夫〔元代〕

晴云轻漾,熏风无浪,开樽避暑争相向。映湖光,逞新妆。 笙歌鼎沸南湖荡,今夜且休回画舫。风,满座凉;莲,入梦香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西湖的夏日天空白云万里,微风轻轻的吹拂,是人们喝酒避暑争着去的好地方。倒映在水里的都是漂亮的新妆 ,在欢乐地歌舞声下西湖的水都在振动。今晚这么高兴就留在这里不要把船摇回去了,在这里到处吹的都是带着莲花香味的凉风。不如就在这儿枕着莲花的香味入梦。

注释
薛昂夫:元代散曲家。他用(山坡羊)的曲调写了春、夏、秋、冬的西湖四季景色。这是第二首。
晴云轻漾:晴空白云轻轻飘荡,
熏风无浪:带着香气的微风不起风浪。
笙歌鼎沸南湖荡:各种乐器声和歌声把湖水振得就像锅里在沸腾的水一样,喻西湖夏夜十分热闹。
入梦香:指闻着莲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这首词写西湖夏景,从春到夏,西湖风光由淡远而浓烈,欣赏风景的人也由沉醉而沸腾。盛夏的西湖,不仅晴云飘荡,而且还有微风拂面;江南女子们纷纷换上清新淡雅的裙装,词人与友人诗酒笙歌,又是深夜,连那如梦的画舫都招引不回游人的心思;他们游荡在西湖上,直到莲香人梦,晚风清凉。整首词熟练把握节奏,由动至静,由酷暑到清凉,写出了西湖夏夜的神韵。

创作背景

  薛昂夫的社会地位虽与汉族文人有明显的不同,但其思想却与他们极为接近。当他积极人仕,建功立业的宏图壮志屡受挫折后,他开始对官场仕途的险恶纷争、倍受羁缚感到厌倦,却又难于割舍对仕途的留恋。这种矛盾的心理,几乎困扰了薛昂夫的后半生,自然也影响了他的散曲创作。在薛昂夫的散曲中有大量描写山川景物,吟咏自然风光的作品,如《西湖杂咏·夏》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杨镰等著. 元曲家薛昂夫[M]. 乌鲁木齐:新疆人民出版社,1992,89-90.
薛昂夫

薛昂夫

薛昂夫(1267—1359) 元代散曲家。回鹘(即今维吾尔族)人。原名薛超吾,以第一字为姓。先世内迁,居怀孟路(治所在今河南沁阳)。祖、父皆封覃国公。汉姓为马,又字九皋,故亦称马昂夫、马九皋。据赵孟頫《薛昂夫诗集序》(《松雪斋文集》),他曾执弟子礼于刘辰翁(1234~1297)门下,约可推知他生年约在元初至元年间。历官江西省令史,佥典瑞院事、太平路总管、衢州路总管等职。薛昂夫善篆书,有诗名,诗集已佚。诗作存于《皇元风雅后集》、《元诗选》等集中。 30篇诗文  62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小桃红·采莲女

杨果 杨果〔元代〕

采莲船上采莲娇,新月凌波小。记得相逢对花酌,那妖娆,殢人一笑千金少。羞花闭月,沉鱼落雁,不恁也魂消。
采莲人唱采莲词,洛浦神仙似。若比莲花更强似,那些儿,多情解怕风流事。淡妆浓抹,轻颦微笑,端的胜西施。
采莲湖上采莲人,闷倚兰舟问。此去长安路相近,恨刘晨,自从别后无音信。人间好处,诗筹酒令,不管翠眉颦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满庭芳·客中九日

张可久 张可久〔元代〕

乾坤俯仰,贤愚醉醒,今古兴亡。剑花寒,夜坐归心壮,又是他乡。九日明朝酒香,一年好景橙黄。龙山上,西风树响,吹老鬓毛霜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周敦颐传

《宋史》〔元代〕

  周敦颐,字茂叔,号濂溪,道州营道人。原名敦实,避英宗讳改焉。

  周敦颐,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,为分宁主簿。有狱久不决,敦颐至,一讯立辨。邑人惊曰:“老吏不如也。”部使者荐之,调南安军司理参军。有囚法不当死,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。逵,酷悍吏也,众莫敢争,敦颐独与之辨,不听,乃委手版归,将弃官去,曰:“如此尚可仕乎!杀人以媚人,吾不为也。”逵悟,囚得免。

  移郴之桂阳令,治绩尤著。郡守李初平贤之,语之曰:“吾欲读书,何如?”敦颐曰:“公老无及矣,请为公言之。”二年果有得。徙知南昌,南昌人皆曰:“是能辨分宁狱者,吾属得所诉矣。”富家大姓、黠吏恶少,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,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。历合州判官,事不经手,吏不敢决。虽下之,民不肯从。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,临之甚威,敦颐处之超然。通判虔州,抃守虔,熟视其所为,乃大悟,执其手曰:“吾几失君矣,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。”

  熙宁初,知郴州。用抃及吕公著荐,为广东转运判官,提点刑狱,以洗冤泽物为己任,行部不惮劳苦,虽瘴疠险远,亦缓视徐按。以疾求知南康军。因家庐山莲花峰下,前有溪,合于湓江,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。抃再镇蜀,将奏用之,未及而卒,年五十七。

  黄庭坚称其“人品甚高,胸怀洒落,如光风霁月。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,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,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,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。”

  掾南安时,程珦通判军事,视其气貌非常人,与语,知其为学知道,因与为友,使二子颢、颐往受业焉。敦颐每令寻孔、颜乐处,所乐何事,二程之学源流乎此矣。故颢之言曰:“自再见周茂叔后,吟风弄月以归,有‘吾与点也’之意。”侯师圣学于程颐,未悟,访敦颐,敦颐曰:“吾老矣,说不可不详。”留对榻夜谈,越三日乃还。颐惊异之,曰:“非从周茂叔来耶?”其善开发人类此。

  博学力行,著《太极图》,明天理之根源,究万物之终始。其说曰:

  无极而太极。太极动而生阳,动极而静,静而生阴,静极复动,一动一静,互为其根,分阴分阳,两仪立焉。阳变阴合,而生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,四时行焉。五行一阴阳也,阴阳一太极也,太极本无极也。五行之生也,各一其性。无极之真,二五之精,妙合而凝。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。二气交感,化生万物。万物生生,而变化无穷焉。

 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,形既生矣,神发知矣。五性感动而善恶分,万事出矣。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,立人极焉。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,日月合其明,四时合其序,鬼神合其吉凶,君子修之吉,小人悖之凶。故曰:“立天之道,曰阴与阳。立地之道,曰柔与刚。立人之道,曰仁与义。”又曰:“原始反终,故知死生之说。”大哉《易》也,斯其至矣!

  又著《通书》四十篇,发明太极之蕴。序者谓“其言约而道大,文质而义精,得孔、孟之本源,大有功于学者也。”

  掾南安时,程珦通判军事,视其气貌非常人,与语,知其为学知道,因与为友,使二子颢、颐往受业焉。敦颐每令寻孔、颜乐处,所乐何事,二程之学源流乎此矣。故颢之言曰:“自再见周茂叔后,吟风弄月以归,有‘吾与点也’之意。”侯师圣学于程颐,未悟,访敦颐,敦颐曰:“吾老矣,说不可不详。”留对榻夜谈,越三日乃还。颐惊异之,曰:“非从周茂叔来耶?”其善开发人类此。

  嘉定十三年,赐谥曰元公,淳祐元年,封汝南伯,从祀孔子庙庭。二子寿、焘,焘官至宝文阁待制。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